首页 >> 严选问答 >

庭有枇杷树出处

2025-10-12 18:25:56 来源: 用户: 

庭有枇杷树出处】一、

“庭有枇杷树”出自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《项脊轩志》。这是中国古典散文中的名篇,以细腻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,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家庭生活的追忆。

文章通过描写一座小屋(项脊轩)的变化,以及与妻子共同生活的点滴,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深情。其中,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”一句尤为经典,成为后世传颂的名句。

本文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,也体现了归有光“以情动人”的写作风格。下面将从出处、作者、内容、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原文出处 明代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作者 归有光(1506—1571),字熙甫,号震川,江苏昆山人,明代著名散文家
作品背景 《项脊轩志》是归有光回忆祖母、母亲、妻子等亲人,抒发思念之情的散文
关键句子 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”
句子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,枇杷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
文学价值 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具有极强的感染力,被誉为“明代散文之冠”
影响 成为后世文人表达思念与怀旧的重要意象,常被引用在诗词、文章中

三、结语

“庭有枇杷树”虽只是一句简单的话,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。归有光以平实的语言,道出了最动人的思念。这种“以物寄情”的写作手法,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。

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与背景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篇经典散文的内涵,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亲情、爱情的珍视与执着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